道德经

道德经第8章

第八章
[原文]

上善若水①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②,故几于道③。居,善地;心,善渊④;与,善仁⑤;言,善信;政,善治⑥;事,善能;动,善时⑦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⑧。

[译文]

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。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,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,所以最接近于“道”。最善的人,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,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,待人善于真诚、友爱和无私,说话善于格守信用,为政善于精简处理,能把国家治理好,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,行动善于把握时机。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,所以没有过失,也就没有怨咎。

 

[注释]

①上善若水:上,最的意思。上善即最善。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"圣人"是道的体现者,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,而水德是近于道的。

②处众人之所恶:即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。

③几于道:几,接近。即接近于道。

④渊:沉静、深沉。

⑤与,善仁:与,指与别人相交相接。善仁,指有修养之人。

⑥政,善治:为政善于治理国家,从而取得治绩。

⑦动,善时: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。

⑧尤:怨咎、过失、罪过。

 

[延伸阅读1]王弼《道德经注》
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
人恶卑也。

故几於道。

道无水有,故曰几也。

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言人皆应於治道也。

 

[延伸阅读2]苏辙《老子解》

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衆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
《易》曰:一陰一陽之謂道,繼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又曰:天以一生水。蓋道運而為善,猶氣運而生水也,故曰上善若水。二者皆自無而始成形,故其理同。道無所不在,無所不利,而水亦然。然而既已麗於形,則於道有問矣,故曰幾於道矣。然而可名之善,未有若此者也,故曰上善。
 

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一黃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
避高趨下,未嘗有所逆,善地也。空虛靜默,深不可測,善淵也。利澤萬物,施而不求報,善仁也。圓必旋,方必折,塞必止,次爻流,善信也。洗滌群穢,平準高下,善治也。遇物賦形,而不留於一,善能也。冬凝春伴,涸溢不失節,善時也。

夫惟不爭,故無尤。
有善而不免於人非者,以其爭也。水惟不爭,故兼七善而無尤。